红色旅游—福建省惠安县崇武镇“天下第一奇庙—解放军庙”。
图文:孔
2018.04.19
"天下第一奇庙"是经过中央电视台陆续的宣传和报道。我们四人自驾福建游,也随着"红色旅游的兴起,戴着"奇"和"神"而奉祀膜拜,怀着崇仰之心。亲自目睹了,"天下第一奇庙"神圣的由来。说它"奇",未必尽然!解放军为民、为国献出了生命,活着的人们为感激和怀念他们,心情无以表达,敬之为"神"世代祭拜,崇武的人们称解放军烈士为"大人",这种对"人民保护神"的崇仰,何奇之有?!
在福建省惠安县崇武镇一个叫西沙湾的海滩边,有一座被称为"天下第一奇庙"的解放军"烈士庙",里面供奉着27位解放军烈士塑像。这是一座专门为牺牲军人而建造的庙宇。
什么庙里供奉解放军烈士?恐怕只有福建一处民间自发为牺牲军人建造的"烈士庙"了。
烈士碑上由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叶飞题词:"为了人民,死得光荣"。
"为有牺牲多壮志,敢叫日月换新天"。
官兵奋战壮成仁,同志于今称大人。塑像奉香非迷信,翻身群众敬功臣。—崇武民谣
石雕—解放军抱着当时被救13岁的小女孩。
烈士纪念馆。
这是83岁高龄,曾恨老人为牺牲的解放军烈士报恩,居住的"报恩堂"。
烈士纪念亭。(左侧)
烈士纪念亭。(右侧)
"解放军烈士庙" 、"烈士纪念碑"和"烈士纪念馆"面向大海,坐北朝南,浑然一体,巍然屹立在西沙湾畔。
纪念馆内安放着毛泽东和孙中山的塑像。
这是二十七位解放军烈士的塑像。
这是为纪念二十七位解放军烈士供摆着祭品。
这是纪念馆内为烈士们的题词。
这是民间百姓为解放军烈士建的祭拜"军庙",把解放军称为"神"来供起。
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,1949年秋天,风儿瑟瑟,雨儿潇潇。海峡上空忽然涌来一片乌云,乌云里有国民党飞来的轰炸机,在福建省惠安县崇武此地狂轰滥炸,这时一位小女孩在海边被吓的不知所措,在这千钧一发之即,由五位解放军一跃而起,同时向她扑去,爆炸声响后,当她醒来,毫发无伤,而被鲜血染红了她的全身和整个西沙湾,为救她的五位解放军和另二十二位官兵,在军营里,在也听不到他们的歌声和朗朗笑声。kang海滩上躺着二十七名官兵,融进了汹涌澎湃的大海,融进了高亢的战歌,融进了历史辉煌写照。为英雄的烈士们敬礼、致敬!这就是在西沙湾发生的一个真实的故事。
为了纪念报恩为她牺牲的解放军烈士,被救的小女孩经过千辛万苦的努力筹款,在1993年经过民间集资修建了独一无二的"天下第一奇庙"。
这是二十七位解放军烈士的雕像。涛声运英魂。
这是当年被救的小女孩,她已经是83岁的曾恨老人了,为了报恩,几十年如一日,天天陪伴、奉供着解放军烈士们,为烈士们有个整洁的环境,不辞劳苦,忙忙碌碌地操持着"军庙"事务。我们由衷祝愿:曾恨老人"情深似海,寿比南山"。
这是曾恨老人居住的地方"报恩堂"。
这是曾恨老人有心将历年来海内外媒体发表的报道文章汇编成册。
曾恨老人,给我们讲述了她真实的经历和故事,赠送了汇编成册的书。
曾恨老人正在精心为我们签字留名。
曾恨老人,在给我们赠送汇编成册的书上签字留名。
她在增送的书中,亲笔签名留念:"曾恨"2018年4月9号。
曾恨老人为我签字留名。
曾恨老人,当了解我们是从山东而来时,兴高采烈地欢迎着我们,为我们送水,让我们在她家吃饭,我们在此深表谢意。老人和蔼可亲的表情,给我们留下了深深记忆。
王文新与老人交谈 留念
贾永和与老人合影留念
马晓明与老人合影留念
孔庸与老人合影留念
与曾恨老人合影留念。
我们一行四人"正能量"的红色旅游,被这个真实故事所感动,解放军为了保卫祖国和人民,抛颅骨,洒热血,献出生命。活着人们为了感激和怀念他们,为了祭拜,所以把解放军敬之为"神"。体现出了"军民鱼水情"的精神。同时也为惠安女,曾恨老人不忘救命之恩,为了报恩筹建"天下第一奇庙",为了实现她的心愿,省吃俭用,自筹资金6万元,可建庙筹款资金远远不够,经过到处奔波,四处筹钱求助,后来感动了百姓和整个社会,民间自发投资,终于建成了"天下第一奇庙","解放军庙"。我们被为民牺牲的解放军烈士们的事迹而深受教育,也为惠安女曾恨老人的报恩"建庙"行为而感动。在此我们四人向"天下第一奇庙"的烈士们和为解放军报恩、护庙的曾恨老人捐款,以表我们的敬意。
"天下第一奇庙"坐北朝南,面向着大海。这里就是当年被敌人轰炸过的崇武"西沙湾"。
这是崇武西沙湾,一道不是风景线的风景。二十七具身体埋进沙滩,垒起一个民族不朽的丰碑。传唱着一曲军民鱼水情的千古绝唱。
拍片、制作:孔 文字编排: 孔 文新 2018年四月二十二日(完)